> 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app >

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app

NEWS

守护边疆 卫士无言——记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个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4-01-28 05:07

  28年始终坚守在政法工作第一线,无论是在治安防控前沿,还是在加强边境管控、强边固防等关键时期,普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昌鸿总是主动担当作为,战斗在最前方,坚定诠释一名政法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坚守平凡岗位的奋斗者,他常说:“身为政法人,再苦再难,理所应当。”今年5月,王昌鸿荣获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个人”称号。

  “昌鸿副书记的事迹,我知道,我来说……”面对记者采访,长期与他一起工作的一线政法工作人员纷纷要求发言。

  从这群政法工作者发言时的眼神、语言、动作中,能看出大家对王昌鸿的敬佩和喜爱。在大家的描述中,王昌鸿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193”高地是193号界桩的别称,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大黑山主峰昂朗山上,海拔2603米,是孟连县所属地域的最高点,也是孟连县边境线的制高点,全年降水为全县最多,大风、大雨、大雾是常态天气,鲜见阳光。“193”高地背靠境外,是孟连县乃至普洱市边境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更是强边固防的要塞之地。

  “那是一个不适宜长期生活的地方,水、电、路、通信‘四不通’,驮运物资的骡子都累死了两匹。”这是普洱市委政法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毕超口中的“193”高地。

  2021年7月,普洱市组建1458人的强边固防突击队,王昌鸿便是带队领导之一,他主动选择“193”高地,是因为这是条件最艰苦、走私最为猖獗的卡点哨点。

  到达“193”高地的第一件事,是清理树木、平整土地,搭建铁皮房。第二天,王昌鸿带领队员上山,脚底的青苔和树枝容易塌陷,他便将工作队员分成了三批:一批清理树木,一批用工具挖出台阶,最后一批运来砖头铺路。

  “守边就是守国,怕死的提早退出。”平日和蔼可亲的王昌鸿第一次对突击队员发火,一转身,他自己已经手持砍刀走到了队伍最前面。

  “实际上,看着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受苦,我心里难受极了。”王昌鸿回忆,最初的“193”高地上,大家连床板都没有,睡的是大通铺,到夜里,铁皮房也挡不住冷风,饮用水是雨水,水里有蚂蟥,还有毒蛇挡道。

  王昌鸿咬咬牙,将队员们按照年龄大小排序,年纪小的睡最里面,而王昌鸿选择了进门风口位置,谁劝都不听。

  本以为王昌鸿在“193”高地路通之后便会离开,可令突击队员没想到的是,王昌鸿硬是坚持了下来。在“193”高地,王昌鸿现场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每天走在边境山箐昌鸿,脚底血泡层层结茧,双手旧痕未除又添新疤,通过艰苦努力,极大改善了“193”高地水、电、路等不通的现状。

  经过4个月坚守,“193”高地的山坡上,间隔500米至1000米就有一个建成的哨点,都配有一名突击队员亲手搭建的简易瞭望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在瞭望台顶端迎风飘扬。

  “看到国旗和党旗,再看到王昌鸿副书记为强边固防所做的事情,也不觉得苦了。”在王昌鸿的带领下,普洱市委政法委派出的4批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秉持“出征作战,全力以赴,从不含糊”的态度,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带头抵边值守巡逻、带头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带头做好干群关系、带头保护好良好生态环境等“六个带头”,始终战斗在强边固防和边境疫情防控最前沿,共同用“为国守门,为民担责”的担当和意志,经受住了自然天险、严峻天气和恶劣环境的考验,不畏艰苦、高度负责、严密巡逻、强力值守,实现零偷渡、零风险、零问题、零事故“四个零”目标。

  王昌鸿虽然不善言谈,但论工作能力,年龄跨度达4个年龄段(60后到90后)的强边固防突击队员都服气。强边固防突击队员表示,王昌鸿身上有一种“攻坚精神”,他始终冲锋在一线,将疫情输入的风险挡在了国境线以外。他们清楚:在坚守边关的艰苦岁月里,王昌鸿已然成为大伙心中的业务标杆和精神标杆。

  普洱市委政法委一名干部手机上有这样一张图片:一块四方木板上,王昌鸿画下了“值守工作示意图”,图上清晰标注了当地的气候、交通条件以及治安情况。

  这份“值守工作示意图”从何而来?原来,每天任务结束后,王昌鸿都会走下山,进村入寨走访群众,看一看群众家中稻子、咖啡的长势情况,向当地百姓宣传强边固防知识,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拉祜族名字“扎倮”(意为属龙的男子)。

  “边境的情况,没人比边民更清楚。”说起这话,王昌鸿告诉记者:“因为晒得比较黑,当地老百姓没有发现我是干部,他们叫我‘扎倮’时,心里比蜜还甜。”至今“扎倮”依然是王昌鸿的微信昵称。

  不仅当地老百姓没认出王昌鸿的身份,就连孟连县公安局勐阿边境派出所所长罗双看到刚下卡点的王昌鸿时,也一阵恍惚:“这哪像个领导啊,迷彩服上全是泥水,眼睛成了‘熊猫眼’。”

  “随和,平易近人,对老百姓很贴心。”这是当地老百姓对王昌鸿的评价,他不怕事、敢干事、做好事。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更是群众的期望与渴求。王昌鸿眼里的政法工作,说大很大,说小也小,桩桩件件都只为“百姓平安”。

  2019年,王昌鸿时任宁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当时宁洱县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因素引发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难题多、工作压力大。

  为从根本上扭转当地信访突出问题,王昌鸿挑选当时信访矛盾最突出的村作为突破口,在村内设立了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室,每周五准时到村里接访群众,实地解决村民的困难和问题。

  “任职期间,只要群众来信访室预约,王书记都会一一接访。”时任宁洱县信访局局长王庆梅表示,3个月内,王昌鸿把全县重复信访对象接访了一遍,面对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指责,他总是温和耐心地安抚群众情绪。同时,还主动将手机号码告知群众,以便群众有困难时能及时找到他。在他的带领下,仅用1年时间,宁洱县信访工作得到了质的提升,被国家信访局授予2020年度信访工作“三无”县。

  当地会连村的高先峰曾是王昌鸿的挂钩联系户,他在外地打工时,捕捉到普洱茶热销的商机,打算贷款15万元回乡创办一个茶叶初制厂。当时大额贷款需公务员担保才行,高先峰抱着试试的心态向王昌鸿说了想法。“王书记说让他想想办法,我当时觉得只是托词,心里没抱希望。”高先峰说八角头螺栓。没想到王昌鸿很快就为其提供担保并帮助他成功贷款15万元,他顺利办起了厂,随着生意越做越好档铁,高先峰一家走上了致富之路。

  从事政法工作28年,历经半生波澜壮阔,王昌鸿处置过许多件,也经历过波谲云诡的涉恶团伙犯罪处突战场,为了平安,亲人离世,他无法送葬;儿子升学,他无法顾及,最长的一次工作时间长达98天。

  长期陪伴王昌鸿的工作人员记得,有一次在给驻点同事过生日时,王昌鸿带着大家为同事唱歌,可一转头,他自己却脱了鞋子,走在驻点刚被雨淋湿的篮球场上,不经意间,他们看到王昌鸿抹了一把眼泪。

  “政法工作,责任重大且光荣。”王昌鸿这样说。多年来,对于自身经历过的危险和做过的好人好事,王昌鸿只字不提,他常年与家人聚少离多,也从不诉苦。

Copyright © 2002-2017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